感谢学习先驱给我们提供的学习方法,恕不能一一列举他们的名字
逆向法大全(超长浓缩版)真正的听写实践者看看(转载 强烈推荐)
我只是一个不坚定的逆向法实践者,因为懒嘛,至于效果,呵呵,效果确实不错!(听着像广告,呵呵)
若问不成功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坚持得不好,我遇到的困难也是大多人的最大困难,就是很难坚持到底!
截至目前我认为最好的英语学习方法是
以听写为核心的逆向法
我觉得要想学好,条件是用合适的材料,集中精力每天两个小时,坚持半年以上,英语水平尤其是语感就会有大的提高,具体起始措施参见 [color="#000000 size=3"]http://voaenglish.xilubbs.com/[/color] 22422号帖 我给我的一个杭州的朋友提的学习建议,请朋友指正(原创) 同时请看精华区, 灵活运用逆向法
我运用逆向法学习英语已经快三年了。有许多感受想同网友交流一下。
第一, 选择听力材料要符合个人实际水平。太难或太容易都不好。(你可以听懂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材料,我选择的是西安外语学院的英语新闻听力,上海海文出版社的标准美语听力,北京外语学院的中级听力和高级听力。另外还从网上下载了BBC/VOA等时事新闻节目。)
第二,反复听十遍还听不清楚,就要查对原文,以便搞清问题出在那里。有针对性地学习。(材料最好要有标准文字说明,以便对照,免得胡乱猜测,起步阶段一定要结合教材和文字说明学习。不要机械地模仿钟教授,如果你感觉仍然太难,就需要重新选择听力材料,减少难度,增加自信心。这个阶段会遇到许多困难,随时可能失去信心。) 第三,练习完整地听懂一句话之后再默写。
第四,大声跟读。可以边看着记录稿,边跟播音员朗读。并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纠正语音。(很多人在这点上犯错误,太懒。或者羞于开口)
第五,练习精听的同时,加大泛听练习。选择完全新的材料,只听一到三遍,掌握大意即可。同时养成每天坚持听英语广播的习惯。(泛听材料是海文出版社的标准美语入门,VOA的慢速英语;北京人民大学的英语绿地,美国ABC电视新闻,以及各种有兴趣的听力材料。我对于泛听比较重视。先选一些比较容易的材料,练习一遍全部听懂的能力;再坚持听比较难的广播电视新闻。)
第六,逐渐培养一遍听懂的能力。只在特别难的地方才用听写法。(这是逐渐培养出来的,没有说是一开始就用这个办法)
第七,加强阅读练习。选择有一定难度的阅读材料,练习快速阅读。遇到生词查英英词典。特别注意阅读网上最新的英语背景新闻,以便听的时候减少难度。
第八,练习写作。可以把听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写出梗概。另外多练习用英语生词造句。(可用口头复述练习)
第九,练习汉翻英。最好找一些有标准译文的材料,先自己翻译,再对照范文学习。特别注意把握英语与中文之间的微妙关系。(新概念就是很好的练习资料)
第十,每天保持相当量的练习。只有练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在大脑中构造一个英语区。以后再说英语时就不会出现英汉互相干扰的问题了。
以上是我本人花了三千小时练习英语逆向法的真实体会。供参考。
(-----偶像啊偶像! 你终于出场了!呵呵)
怎样听?
精听的好方法是逆向法。
我的具体做法是,先完整地把一条新闻听一到三遍,争取掌握大意。然后,一句一句精听,力争每句话都听明白。遇到实在不懂的地方,再听写。根据我的实际水平,我选择了专业英语大三和大四的新闻听力教材作为起步阶段的听力材料。此外,每个月安排几天时间,完整地把几十条标准英语新闻听写好。遇到难点,及时核对原文,搞清楚问题出在何处。
泛听是逆向法比较忽视的方法。其实,泛听不比精听次要。我在泛听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阶段。先是把它当作音乐听。主要为了熟悉语音,语调和语气等。这个阶段可能听不懂内容,但是不要紧,它有助于提高英语听觉的敏感性。有时睡觉时都戴着耳机,做梦时耳边还有英语的声音。在这个阶段,千万别急于搞清楚磁带里说的什么,只是听声音。如果老想听清内容,就会有深深的挫折感,甚至怀疑自己头脑很苯,不适于学英语。而有了这种意念,就会真地使一个健康的人变成英语的弱智者。附带说一句,根据观察,许多音乐感觉好的人学习英语听力和口语比较容易。人的大脑中,负责音乐和语言的脑区有一致性。我在大学时,学校交响乐团的几个小提琴手都会说不错的英语。
接下来,就要认真练习在泛听中掌握大意。这个过程比较难。建议在选择泛听材料时,先选容易的开始。比如多听慢速英语广播,最好是实时练习听VOA的SPECIAL ENGLISH节目,包括听其中的专题报道和小说播讲。第一遍听大意,第二和第三遍听细节。由此过度到听大学专业英语的中级听力磁带。我认为,上海海文出版社的标准英语听力入门是很好的泛听材料。其程度介于慢速英语和标准英语之间。而且信息量大。练习听力千万不可小看慢速英语。学习者如果达到一遍完全听懂VOA慢速英语的各种广播节目,就可以说基本掌握了英语(作为一种外语)。建议学友们在苦读新概念英语的时候,也给予慢速英语一定的位置。实际上,只靠一套教材(如新概念英语),是无法学会英语听力的。
再下来,就要练习泛听标准英语了。这是最难也是最有趣的练习。我的方法是步步跟踪语音,不在生词上纠缠,快速把握大意。第一遍听懂一半;后两遍听懂百分之七十以上。达不到这个水平,则说明材料过深了,可以暂时放一放。顺便说一下,许多泛听材料也可以作为精听材料,有时间时用听写法一句句扣懂它。
如果泛听标准英语时达到一遍听懂百分之七八十的水平,就具备了专业英语本科生的水平。也就是说,自学英语的基本功阶段已经完成任务。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值得庆贺一番。
最后,练习精听泛听都离不开阅读水平。道理是,成年人学习听力是在学习阅读之后进行的,所以大脑的思维程序是,先把听到的声音转为文字,再领会意义。也就是说,能否听懂取决于能否读懂。当听力提高到几乎自己认得的词都能听懂时,再提高就需要阅读水平也上一个台阶。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快速读懂。可以把时钟设定在十分钟左右,硬要求自己读完三千字的文章,并且了解主要内容。可以把阅读材料按照难易程度分成几个级别,循序渐进。具体方法可以参考美国出品的英语教学软件GLOBAL ENGLISH,此教材共分十级,从初级水平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建议你上网查询这套教材,具体地址是WWW。GLOBALENGLISH。COM。另外,还可以上ABCNEWS网站,每天跟踪最新时事报道。这个网站的文章都是原版的世界四大通讯社稿件,词汇量很大。如有条件,还可以订阅一份美国或海外出版的大报,每天翻阅。我坚持看香港的SOUTH CHINA MORNING POST,系由英国人编辑的百年老报纸。
至于练习汉译英,可选择上海出版的英语口译一书。以及国家领导人的现场答记者问等直播录像。
精读与泛读是阅读训练中的老问题。作者认为,六级英语通过后,就可以流畅地阅读外国文学原著,这个估计明显偏高。公外的四/六级考试无法同英语专业的四级/八级相提并论。公外六级英语通常不如专业英语四级的水平。
作者有关英语分级的观点很有价值。中级水平是绝大部分英语学习者所处的阶段。中高级水平含义很多,是一般可以简单应付工作的英语学习者的真实状况。所谓高级英语,不是指听懂了高级听力的教材就是高级水平了,到听其他较深的材料时照样有困难。高级英语是一个综合概念,只有听说读写水平同时提高到相应阶段,才可以说学习英语进入自然成长状态。
在英语学习中,宁愿把自己的水平低估一些,也不要太好高骛远。慢些,再慢些。扎扎实实把基础打牢,齐头并进提高各项英语能力,全面进入真实的高级阶段。
有关新概念
钟教授有一观点,认为把新概念全部背熟就可以拿下英语。这个看法不全面。以至于不少网友误解为只要学好新概念一套书就足以。也许,这对于应试有用。但对于全面提高英语水平不利。学好新概念,只是打下比较扎实的英语基础,离“拿下英语”还远得很呢。毕竟新概念只有6000词汇量,而且篇幅短小,不可能囊刮所有语言现象,表达方式。另一方面,这也正是新概念长盛不衰的原因,能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第四册,公认是有难度的(尽管词汇量不大)。不过如果第三册学得扎实,第四册应该可以自学。世图版的译文不太好,很多地方译错了(或译的不好),建议多找些译本对照,在对比中就能发现哪些翻译得好些,为什么好,哪些翻译错了,为什么错(其实各译本都有错,其中以世图最差,安徽科技其次,上海外教不错,新版的也可以)。在这样翻译,比照的过程中语法基本功得到不断的加强。阅读与翻译包括写作能力也得到提高。
关于逆向法
一,如何增加词汇量?
这是起步阶段的大问题。生词太多是无法听下去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先听特别容易的材料,也就是说生词要少,句法要简单。比如可以从中学的英语教材听起,也可以从慢速英语开始。这个阶段主要练习听懂自己认得的词或读得懂的文章,也就是先不扩大词汇量,而是主攻听力。一般人如果认得六千英语词,大约也就能听懂一千词。因此,选择什么材料听,对于初学者特别重要。通过四六级的学友,可以从美国之音的慢速英语起步,或从北外的中级听力开始。如果程度低,可以选择从中学教材或英语900句起步。通过苦练,逐步把自己已经认得的材料听懂。并且边听,边扩大词汇。这个办法很扎实,就是进度慢些。
二是加强阅读,集中扩大词汇量。可以买一些简易英语读物,先从2,000词汇量的书开始,一级级进步到5,000词汇量一级的读物,再达到掌握15,000级以上的英语书刊报纸。不过,这样一来就不是主攻听力,而是练习阅读了。其实,提高听力和增强阅读能力是不能分开的。互相结合,一定能促进综合英语水平的提高。
我个人主张尽量用第一种方法,一步步在练习听力的同时扩大词汇量。
二,逆向法如何具体操作?
如上所述,先选择适合自己真实水平的听力材料,千万不要眼高手低。选太难或太容易的材料听都不好。一般可选择能听懂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听力材料,然后主攻难点。
一开始可以通听三遍,掌握大意。然后一句句或一个个词听写下来。这取决每句话的难易程度。简单的句子,可以一句句听写;很难的句子就只能一个个词听写。我自己的做法是用复读机一句句反复听,只要听明白了,就不再听写。只集中精力听写难点。有时,一句话部分听懂了,部分听不懂。这时可以把不懂的地方用括号圈出来,反复听,直到听清楚后把词填进去。起步阶段特别困难,很容易失去信心。因此一定要选合适的材料听。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是学习听力的途径。我个人在这一点上走过弯路,刚开始选的磁带太难了,连专业英语翻译都觉得不容易。我还以为只要攻克最难的材料,就可以一马平川拿下听力。其实白花了许多功夫。希望这点教训对你有益。
除了听写,还要大声朗读。可以跟着播音员读,并录下音来,反复比较,提高发音质量。顺带说一句,语音好坏直接影响听力和口语水平。要想切实提高听力,一定要过语音关。做到发音准确,轻重音适度,语调和语气向老外看齐。
在具体运用逆向法时,关键点是反复练习,反复模仿。
三,如何给自己加压力?
掌握英语听力,必须让自己整天“泡”在英语里。没有压力,不想听或不想学是无法掌握英语的。最好的情况是对于英语有兴趣,自觉地天天操练。当然,兴趣也要培养。选择合适的材料听,容易有成就感,可以促进自己学下去。如果你练习听力有明确的目标,那就再好不过了。或者结合自己的工作需要练习,或者为通过托福考试,或者要到国外生活。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二战时期美国盟军为派一批人到德国军队刺探情报,硬要求选中的人二个月必须讲一口流利的德语,并达到德国人无法分辨的水平。不管是否达到这个水平,这些人都要按时派到德国。这是要命的事情。结果所有的人都掌握了这倒霉的德语。由此可见,压力对提高外语水平的重要性。
[b]阅读[/b]
阅读是成年人学习英语的起点,也是伴随学习过程的难点。不要以为阅读是英语学习中最容易的部分。只要看看专业八级英语的阅读题目,以及随便翻翻英国经典散文,就知道阅读的含义了。据报道,美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一种脑病,即阅读障碍症。文字符号对他们的头脑构不成刺激。
重视阅读是第一步。不仅重视应用性的读物,如新闻报道,文书信件,可读性的文章小说等,还要有意识地阅读散文哲学和其他经典文学作品。特别是后者,阅读起来如坠五里雾中。我曾经读罗素的《自由人的崇拜》,那种强烈的精神追求表现于姿情澎湃的优美文字之中。其间还有深奥的哲学意念。第一遍读时,云里雾里,间或又感觉有所触动。不断读终于把握了玄机。
选择阅读材料要精,深,美,博。新概念第四册的文字不少达到了这一要求,是阅读的好材料。另外,该书的作者还有一本专门用来阅读的教材,《ENGLISH THROUGH READING》约收入20几篇文章,都很有价值。不知为何出版社只认《新概念》,却把这本书冷落了。当年它是和《新概念》一起引进国内的。据我的经验,上海复旦大学1995年左右的博士生英语精读教材就很好,所选文章很讲究,文学,艺术,哲学,历史,音乐等都有涉猎,难度比《新概念》第四册又高出若干。
练习英语阅读可以参考小时候学习汉语阅读的过程。通读几遍,用英英词典查找生词,反复默写生词,用生词造句,抄写课文,背诵优美段落,写读书笔记。特别是抄写课文对于正确理解内容很有帮助。一些大翻译家也有此习惯。此外,适当练习英翻汉可以提高阅读的精度。
练习阅读一定要自备几套高质量的工具书。牛津英英词典,剑桥成语和俚语辞典,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英语同义词词典,商务出版的英汉大词典等。
练习精读可以借助中译本。比如《简爱》等小说,可以选其中有价值的段落对照中译本反复精读。
练习泛读可以读惊险小说,集中精力追踪情节,不管生词或描写。
再有就是分级阅读,由浅入深。
钟教授主张精读,遇到生词就停下查词典。也有学派主张精读和泛读并举。我用在精读上的时间较多,感觉其缺点是阅读速度太慢。泛读我只练习过看浅易小说和词汇量在10000以内的中级读物,以及读英文报纸。
创造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学习英语肯定要讲方法。越是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越有效。因此很有必要探讨个性化的英语学习途径。
一,回顾自己是怎样学会汉语的。
我是听会汉语的。大家也都一样。但是我有一点不同,我的父母在家不讲普通话,尤其我的母亲只讲苏州话,到现在都是乡音不改。于是,我在上小学之前,基本把苏州话拿下,起码听没有问题。以后到上海读书,听评弹和上海滑稽戏毫无障碍。人家很奇怪,一个北京人怎么听得懂。至于说上海方言,我也可以大段冒充,只是有些生硬。出租司机以为我是长期在北方插队的回城上海知识青年。
于是我反省,学英语是否可以借鉴自己的这段经历。从ABC起步阶段,我就使用录音机。最早听BBC的灵格风发音磁带,稍后听英语900句,以后听ESSENCIAL ENGLISH(此书当年同新概念一样风行)和现代美国口语,《今日美国》,再就是听《新概念》。总之,从认字起就没离开语音和听力。当初并不很自觉。现在回想起来,与我小时学说汉语有巧合之处。
二,回想自己是怎样学会阅读的。
我对中文特别有兴趣,认字很早。从看图识字起,不知不觉就会阅读了。其实阅读是有规律的。小学语文课讲究抄写课文,造句,朗读,默写等,遇到佳句还特意写在小本上。这些我都在学英语时照搬过去。另外加上一些方法,例如练习英翻汉,也注意在阅读英文原著时对照中译本精读。特别遇到生词时强迫自己查英英词典。记得刚起步时,英英词典简直就是天书。终于硬着头皮顶过去了。
阅读英语是为了使用。于是要求自己每天看英文报纸,上美国新闻网。起先用金山词霸查生词,后来发现这东西除了可以偷懒,没有查英英词典管用。于是坚决不再往电脑上安装词霸了。学英语要勤快。多动手,多动脑。现代化的技术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懒惰。所以,后来我追随了钟教授的逆向法。与其说是为了解决听力,不如说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勤劳和韧性。
学习中文阅读是离不开读古文的。同样我们不应该厌恶古英语。不管是莎翁的剧本,还是华盛顿就职演说,都可以研读一番。、
三,回顾自己是怎样开口的。
[b]从婴儿到全面学会说话,要花去[/b][b]18000[/b][b]小时,而且是在父母辅导之下。因此我从不敢企求速成学会英语。实际上也没有速成法。到现在为止,我在认真练习英语听力上花了[/b][b]3000[/b][b]小时[/b],我家亲戚大喊了不起。其实,我花去的时间还不到一个会说母语的美国少年用于听说英语的六分之一时间。因此,我对自己听力仍有问题一点也不回避。因为我还要长期学下去。
关于口语,我知道婴儿张口时必须有大人的辅导。所以,我从学音标起就真心拜师,一步一步让先生矫正发音。虽然比不上老外,但开口说话是有自信心的。
总之,学英语可以愚钝,但不可以偷懒。可以慢功出细活,但不可以一口吃成胖子。我遇到过许多考试成绩优异的年轻人,无论中国外国的英语考题都得过高分,但是其中可以自信地说,出国就能听课的人真是不多见。许多人到了美国课堂,边听讲边录音,回到家再一句句慢慢听。我对要出国的侄儿说,你到国外练听力还不如在中国跟我练。只要在家认真踏实地学,一定可以练出过硬的英语能力。关键看有没有意志品格。如果没有,别说英语,其他需要吃苦才能掌握的技能同样也学不好。所以,学英语首先是学做一个艰苦奋斗的勤劳人。 最合适自己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就像pd_dyq说的'灵活运用逆向法“那样。baobab用逆向法学新概念也不是照搬钟教授的听写说背想,而是听写-翻译-(比照核对各译本,再看参考书)-译背(看着课本中文译文译回英文来背诵)-朗读(因为译背只达到能正确记住,但不能流利背诵)-背生词。也就是”听,写,译,背,说“ 之所以把跟读朗读放在译背后,因为先朗读,那么在译背时记忆的成分远大于译的成分。(翻译是逆向法里所没有的环节,逆向法第三版中钟教授把它与阅读一起谈(baobab早在读第三版之前就翻译新概念了)当然也不是baobab创造的了,翻译是比较传统的学习方法了,不过baobab觉得在用逆向法学英语时,与其另找材料翻译,不如翻译课文,能更大限度地吃透课文,把基本功打得更牢固,而且,更节约时间。所以,baobab就把翻译加入逆向法中了。 学英语“不抬杠”
“不争论”,是老一代杰出领袖的伟大发明。其实,现代民主的含义就是让人各抒己见。有时候,“真理”在大多数人那里;有时候,在无名小辈一边;更多时候,是在出版商手中。那么多网友都知道钟教授,知道《千万别学英语》,还知道“疯狂”。其实,在他们之前已经有许多人学会了英语,包括许许多多业余爱好英语的普通人。(任何方法都可以找到理论支持依据和反驳的依据) 方法固然重要,但是不可强调过头。每天不可不操练英语,但可以不天天研究方法。我最爱去的网站是“英语特快”。那里每天都有众多爱好者的听力帖子,好不热闹。我注意跟踪过几位爱好者,眼看他们在一年左右水平大长。比如BBC新闻,刚开始听的朋友似乎都有听天书之感。其实坚持下去,破译天书也是办得到的。学会BBC以后,听口播专题节目,如TALK TO AMERICA,或是COAST TO COAST之类,又有弟兄姐妹们顶上去。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们中就涌现出听力基本过关者。 我们既然是英语的忠实爱人,就应该缠住她不放。不管是大献殷勤,还是葫罗卜加大棒,反正把她抓到手。正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爱有多深,方法就有多多。总之,我们学英语“不抬杠”。 [b]学习英语的秘诀是耐力加兴趣[/b]。 增强耐力和兴趣的锦囊妙计是随时制订适度的标准。 中国人学英语,特别是依靠磁带练听力,千万不可把标准订得太高。以练习听新闻为例: 第一步,先听会慢速英语。 第二步,听会BBC/VOA的标准新闻报道。 第三步,听懂故事情节强的专题报道。 第四步,学会听比较抽象的现场讨论。 第五步,以上各种节目都学会一遍就听懂。这一点很难,但是一定要过关。 到这一步以后,听老外讲课和演讲应该没有问题。 把最终目标分解为几个阶段性目标有助于调动积极性。最后提一句,我们在国内学英语一般不可能达到美国人说母语的程度。这一点不奇怪。因此,不要因为自己的英语还有障碍,而影响情绪。(客观的判断自己的水平和学习潜力非常难)无论是国内学专业英语的人,还是业余爱好者,都会在学习中遇到很大困难。包括钟教授,他运用逆向法学习好多年以后,听老外讲话还是老要想,理解有障碍。直到他出了车祸,在家养病时又下苦功学习很长时间,听力才又提高一步。我计算过,钟教授用在听力上的时间,至少要在6000小时以上。而且他也不可能做到听任何话题都很轻松。不信你可以发邮件询问。我现在用于听英语的时间将近3000小时,也就才达到听专题报道的程度,而且需要三遍才明白。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同在国外留学的人交流,特别是学文科的人,几乎没有人敢说英语好学的。就是在国外留学,成天不干别的事情,基础中等以上的人也需要认真学习一年才过关。也就是说,要拿下英语,怎么也需要5000小时(呵呵,都是以千小时计的)的苦练。因此,学英语是吃苦耐劳的活。学之前先想想好,开弓没有回头箭。中途放弃等于浪费生命(关于这一点我也在http://voaenglish。xilubbs。com/ 的22422号帖“这是我给我的一个杭州的朋友提的学习建议,请朋友指正(原创)“中特别的提出过,没有打算学到底就不要学)。此话当真。 怎样让英语达到实际运用的水平?
研究这个问题之前,先看一条原版的英文稿件。系关于华盛顿纪念9/11的报道。 Muslims Mourn the Dead & the Loss of Tolerance Alone in stark sihlouette against the green of Washington's Rock Creek Park, the minaret of the Islamic Centre mosque seems to be lonely vigil。 Here in America's oldest mosque in the centre of the capital's diplomatic quarter, hundreds of people gathered for special September 11 prayers yesterday morning - a solemn reminder that many Muslim Americans are also in mourning。 Other memorial services were receiving far more attention, yet few could be more important to the issue of US-Muslim relati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