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威廉·拉斯普贝利就要到中国去进行一个短期的访问,这位资深的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感到自己对中国了解还是太少。
他通过中国大使馆新闻官员邀请了十多名中国驻美记者,今天凑到一块先探探路。威廉向中国记者一口气问了十多个问题。他每天都在注意媒体上对于中国的报道,生长在美国的他不理解,为什么每年有那么多农村的劳动力要到城市里去找活干,既然那样,中国农民为什么不干脆搬到城里头去住?即将到中国去的威廉,很委婉地问,中国是个社会主义的国家,美国人到中国去,会不会有什么不方便?
中国记者们花了很多口舌,但未必让他成功理解中国国情。这位几乎全部是靠西方媒体报道了解中国的资深媒体人士,承认对中国的了解十分有限。即便目前中国已经是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之一,但美国主流媒体上对中国的报道依然并不多见。
事实上,即便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了解中国的人也很少。近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委托调查公司访问五百一十名十八岁至二十四岁的美国年轻人,对于中国,尽管有百分之六十九的年轻人能指出它在地图上的位置,但仍有近百分之七十五的美国青少年以为中国的母语是英语,半数人认为中国是最大的货品及服务出口国。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但半数以上的美国青少年却以为只是美国人口的一倍。
当然,美国青少年心目中的中国并不代表中国在美国国家利益中的地位,国家地理杂志主席费伊认为,这种现象兴许只反映了美国年轻人对世界事务认知不足。尽管这样,美国主流社会对中国的了解还是随着中美关系的发展不断增加。
令记者比较欣慰的是,在北弗吉尼亚临近哥伦比亚特区的一所小学的走廊上,记者看到由十岁以下美国孩子办的墙报,在这里,中国国名,是和许多只黑眼圈的大熊猫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供职于中美教育基金会的贝岚莉小姐金发碧眼,活跃在促进中美民间交往的事业中。像她这样有一个很好听的中文名字的美国人,在美国被称为具有国际视角的主流人士,他们大多有一段中国的旅程,与资深记者威廉先生不同的是,因为亲历过中国,贝岚莉言谈之中对中国竟流露出一种眷念的情怀。
有人说,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远远比不上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排除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发达国家的因素,有人认为,美国近十年来越来越保守了,对周围世界的戒备、疑虑、不安全感,大大减少了美国人与世界各国的直接交流。
中国的记者们对威廉说,百闻不如一见,希望更多的美国人能够通过到中国去,自己回答对于中国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