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把那些“抢购商品的顾客”和“热心赌徒”叫做托儿,买鞋会遇上“鞋托儿”,买房会见到“房托儿”,甚至连看病都会碰到“医托儿”。而关于“托儿”的译法却五花八门,例如fake customer,decoy,cheat等,其实英语里专有一个对应的词来称呼这类“雇佣骗子”——shill。
大约在1916年,shill首次出现在英语中。到了上世纪70年代,shill开始为人们广泛使用。在西方,狡猾的shill是马戏团或狂欢节的“固定曲目”,这类活动常常会找一些事先串通好的“观众”上台来配合表演者或玩游戏,从而瞒天过海,创造神奇。
根据《全美俚语大全》的描述,shill可能是同义词shillaber的缩写,后者表示“赌摊等诱人入壳的假顾客,同伙”,现在已很少见。Shillaber可能出自Shillibeer一词,Shillibeer是19世纪英国一家大公共汽车公司的老板的名字。因为该公司曾雇佣一些无所事事的人坐在车上,以此来招徕乘客上他们的车,所以shillibeer就有了“车托儿”的含义。
此外,shill可以与很多单词组合,表示更丰富的意义。例如,拍卖会上屡屡举牌哄抬价格的人叫做shill bidder(拍托儿);受雇在网上为某公司的产品或网址发帖子的人叫shill poster;奉命为新上映的电影写吹捧影评的“刀手”叫做studio shill;鼓动病人买某种药品的人叫drug shill(药托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