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许国璋英语
  • B737 空难实拍
  • 跟着奥巴马学英语
  • 小奥救局,熊市在后
  • 创业家合众国
  • 新闻英语精解【1】姚明大战奥尼尔 - 新闻英语
  • 新闻英语精解【2】重新认识核糖核酸 - 新闻英语
  • 新闻英语精解【3】地震! - 新闻英语
  • 新闻英语精解【4】地震(续) - 新闻英语
  • 新闻英语精解【5】科特迪瓦和平协议受阻 - 新闻英语
  • 新闻英语精解【6】悉尼火车出轨事故 - 新闻英语
  • 新闻英语精解【7】“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 - 新闻英语
  • 新闻英语精解【8】梵蒂冈评“新时代运动” - 新闻英语
  • 新闻英语精解【9】美国出示新证据 - 新闻英语
  • 新闻英语精解【10】 布利克斯请求继续核查 - 新闻英语
  • 新闻英语精解【11】 麦加朝圣 - 新闻英语
  • 新闻英语精解【12】 布什和格林斯潘发生龃龉 - 新闻英语
  • 新闻英语精解【13】 地狱之火 - 新闻英语
  • 新闻英语精解【14】战争之路布满荆棘 - 新闻英语
  • 新闻英语精解【16】变了味的帆船赛 - 新闻英语
  • 新闻英语精解【17】以色列新联合政府走马上任 - 新闻英语
  • 新闻英语精解【18】 DNA双螺旋分子结构发现50周年 - 新闻英语
  • 新闻英语精解【19】哈里•波特竞选州长 - 新闻英语
  • 新闻英语精解 【20】美国在关岛部署轰炸机 - 新闻英语
  • 新闻英语精解 【21】 美国电影人奋起反盗版 - 新闻英语
  • 新闻英语精解 【22】战争 VS 石油 - 新闻英语
  • 新闻英语精解 【23】英特尔、麦当劳联手推Wi-Fi - 新闻英语
  • 新闻英语精解 【24】布什考虑放弃在联合国就决议进行表决 - 新闻英语
  • 新闻英语精解 【25】48小时最后通牒 - 新闻英语
  • 新闻英语精解 【26】“震慑”行动 - 新闻英语
  • 新闻英语精解 【27】联军挺进巴格达 - 新闻英语
  • 你的位置:知识库首页-> 许国璋英语
     


    漫谈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一)



    作者:欢乐鱼 阅读次数:7835


     
     
    在英语阅读课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课内学习还是课外扩展性的学习,考生都应致力于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是阅读课学习成败的关键。而何为能力?人们一般认为,能力是后天培养的,是每个阅读者在实际阅读过程中无意识地使用的种种方法。它需要考生经过数年的艰苦的阅读训练方可获得。
        那么,当考生拿起一篇阅读材料或文章时,应该怎样阅读它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呢?下面先介绍一下60和70年代在美国大考生中非常流行的SQ3R法。虽然此法是针对母语材料的,但笔者认为此法同样适用于阅读(一)和阅读(二)的学习。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考生能自觉使用它来处理每一篇文章的话,对他们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大有裨益。那么,何为SQ3R呢?S(survey)指的是根据书名、目录、索引、标题等对材料的内容进行大致的了解和判断,确立信息的重点和价值等;Q(question)指的是从本人的角度对材料的立意、结构等预先设问,即所谓带目的阅读(reading with a purpose);R1(reading)指的是进行实际的阅读;R2(review)指的是根据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的规律,经常对阅读过的材料进行复习;R3(recite)指的是根据记忆,对所读材料进行重新组织(reconstruct)。
        依我的观察,考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常忽视S(通盘考虑)和Q(提问)两个环节,R2(复习)和R3(背诵)这两个环节做得也不够好。考生很少看课后的目录、索引和注释,尤其是有关作者介绍的部分,认为看不看无所谓,殊不知介绍文字中所传达出的信息对理解课文非常有用。比如,考生在学习《十日谈》(The Decameron)之前,如果能先看一看课后的注释部分,会有助于他们理解《十日谈》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明白教材中所选故事与其它故事的联系,并且会极大地增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注释也解释了一些不常用的人名和地理名词,这样一来,就省去了很多考生查字典的时间。另外,通过阅读编者对一些短语和句子的汉语翻译,也能对故事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
        在进行英语阅读的过程中,一些考生对所要阅读的材料不做预先设问(predicting),不去预测材料的立意和结构,常常拿起阅读材料就进入实际的阅读,这样的阅读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实际效果并不好。其实,在阅读过程中,有时候做一次短暂的停顿以预测下文内容对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是大有益处的。《英语阅读(一)》中,编者收编了大量结局出乎读者意料的故事,如果考生在平时阅读中能偶尔停下来预测故事的发展或最终结局的话,不但会提高阅读质量,而且会从阅读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同时,这种积极性阅读的效果较之被动性的阅读也肯定会好百倍。比如,在阅读小说《黑暗中的太太》(The Lady in the Dark)(故事的情节线索为:了解珠宝情况--观察地形--入室抢劫成功-窃贼被抓-被抓原因)时,考生就可以时常停顿下来,利用句法、逻辑和文化等线索猜测故事的未来发展方向。然后不断地检验自己判断的正确与否,从中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
        而R2(复习)和R3(背诵)这两个环节更是不可忽略的。因为课后的及时复习既能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同时又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同时这样做也符合记忆本身的规律。实际上,有些考生或是由于对英语的兴趣不足,或是由于懒惰,做不到课前认真的预习和课后的及时复习,总是找借口不完成作业或敷衍老师,更不要说利用时间去背诵一些华美篇章了。这部分考生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老师课堂的讲解上。但是,英语学习,尤其是象阅读课这种技能训练课是需要考生大量阅读和亲身体验方能效果显著的。那种被动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其实,很多老一辈的英语专家在谈到学习英语的体会时都谈到了大量阅读以及背诵的诸多好处,试摘录一二。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导、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梅仁毅在一篇文章中写到:“要学好英语,就要对语言本身及语言所传达的各种文化信息感兴趣。当你读到或听到别人用简洁的英语表达深奥的思想时,兴奋不已,立即记住,这就表明你已对语言产生了兴趣。没有这种兴趣,难以在语言学习中登堂入室。简易读物对打好基础极有用,要多读。一是数量要多,至少读四十本。二是要重复读,选出十至十五本,读三遍,读到许多问题印在脑子中。设想一下,别人能用一千五百到两千词汇写出几十本书来,如果我们能把这些表达方式掌握住,能够表达多少内容!在基础阶段后期,或高年级,要努力背诵名篇,譬如说,背50-100篇。无论从语言还是内容来说,这都是精华。背熟了,对了解西方文化,对研究文字的运用都有好处。”(文见1999年第12期《英语学习》)
        外交学院教授、博导素亚青也曾撰文指出:“学习英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大量阅读,单凭几册课本是学不好英语的。只有在一丝不苟地吃透精读课本的同时,不求甚解地大量阅读(注:在阅读中要尽量减少对字典的依赖),才能培养语感,锻炼英语的应用和思维能力。记得我开始学英语的时候,适合初学者的读物并不多。念的多是来自前苏联的小开本简易读物,从图书馆借来,放在口袋里,有空就拿出来读几页。这些简易读物大部分是世界名著的简写本,有《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双城记》,莎士比亚的戏剧故事等等。看这类书须求速度,要看得快,看完一本再一本。借书时先翻上几页,感觉生词不多,可以一气读完,就借出来,不然会读得的太慢,也会影响信心和情绪。我读完几十本之后,找到了一点学英语的感觉。后来就开始读一些比较难的书。在从简写本到地道的原著之间,我曾经有过一个读优秀译本的过渡阶段。当时读过的这类书有从中文译成英文的,如《子夜》、《雷雨》以及鲁迅的短篇,更多的则是俄罗斯和法国文学名著的英译本,包括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雨果、莫泊桑、巴尔扎克等人的小说。这些书经过翻译家的手,语言很规范,读起来比原著容易,对语言能力、文化感悟、甚至人文思想的培养都很有好处。当时我每天拿出两个小时,躲在一个僻静无人的处所读这些书,是一种非常的享受。再后来就是啃原著,读的比较多的一是文学,二是社会科学,也是一本一本地读。有时见了好的语句会记下来,有时还整段整段地翻译过来,反复把玩、感悟思想的真和语言的美。读得越多,感悟越深。到了能够比较顺利地读原著的时候,大幅度扩大阅读的范围就势在必行。学英语不读文学名著不行,光读文学名著也不行。阅读量需要从两个方面衡量,一是某一门类内书读的多少,二是门类的多少。报刊文章覆盖面广,与现实贴得更近,能学到活的语言素材。我喜欢国际政治,从大学高年级和研究生开始,一直坚持该Newsweek, Time, The Economist等杂志和New York Times 星期日的国际事务版。专业书读累了的时候,也翻翻People,Fortune,Reader's Digest等比较轻松的杂志。无所不包的内容和变化万千的题材不但加强了对语言的把握,而且传达了语言背后的思想、知识、和文化。回想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感到在大量阅读中收益良多。后来到美国留学,六年时间,几乎每周都要读1000页左右的书,若无大量阅读的训练,可能要倍受其苦。再说,从阅读中得到的,也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增长,还有自己创造的语言环境中的情趣和乐趣。”(文见2001年第12期《英语学习》)
        这些英语界的前辈从自己经历中得出的切身体会对广大的英语学习者可谓是金玉良言,值得大家仔细玩味,并付诸实践。实际上,很多在英语学习中学有所成的考生在谈到学习体会时,也都肯定了大量阅读和背诵对他们英语提高所带来的好处。任何语言的学习都须经历实践这一环节的,英语的学习当然也不例外。广大考生是在缺乏必要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学英语,其困难可想而知,要接触地道英语的途径恐怕主要是通过阅读了。考生不应只捧着一本教材翻来覆去地看,而应尽可能多地读英语书刊文章,在大量阅读中不断地积累语言知识,巩固语法,扩大词汇量,提高速度,增强语感。当然,这还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能仅仅阅读几篇文章就要效果,看看无明显效果就轻言放弃。要持之以恒,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能勤学苦练一年半载,英语阅读能力就一定会有飞跃。那种对英语学习浅尝辄止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不利于对英语的更深层次的学习。同时,我认为英语前辈们的学习英语的经历也印证了英语学习中大量背诵的必要性,是对那些一味强调英语速成而不强调扎扎实实学英语观点的批判。实际上,语言学习是一种习惯的养成。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养成习惯才能自由地使用语言。而要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是不得不通过背诵记忆这一途径的。一位美国英语教学专家在分析中国人学习语言的传统方法时说,中国人认为首先要有严格的训练(体现在背诵记忆),在严格训练的基础上,久而久之,熟练会导致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我国古代许多学者正是使用了这一古老的传统学习方法而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精彩华章。这位美国专家还指出,在中国进行英语教学改革时,要认真对待背诵法这一文化遗产。其他西方语言学家在谈到词汇积累和语言学习的关系时,也都肯定了记忆在语言学习中起的作用。这可以说是给受到过强烈谴责的“背诵记忆”正了名。外国学者尚且如此认为,我们就没有必要把背诵法说得—无是处而全盘否定。有鉴于此,再去讨论英语学习中该不该使用背诵法就失去意义,考生应该认识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记忆一些范文是非常有利于他们的学习的。


    关键字:英语阅读